“宝贝,好聪明!”
“二宝果然有绘画的天赋呀!”
“学的很快啊,厉害!”
“这次考试97分呀,真聪明!”
这种夸奖孩子的方式是不是很熟悉?
如今家长、老师们或许越来越意识到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的重要性,但大多数时候却用了错误的方式来表扬孩子。
以上的这种方式,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增强信心,反而可能让孩子失去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动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
这要从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 )教授的研究说起。
卡罗尔·德韦克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也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她历时数十年研究了人们应对成功和失败、成绩与挑战的不同的方式,提出两种基本思维模式:成长型(Growth Mindset)和固定型(Fixed Mindset)。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的这一研究,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全世界学者的一致认可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尤其是关于学生的相关结论。
2019年初,美国教学思想(Teach Thought)研究机构发布了《2018年美国教育趋势》报告,揭示美国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20个教育发展趋势,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为什么上文的表扬会让孩子失去动力?
在一项针对数百名学生的研究中,通过七项试验后,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天赋进行评价和表扬,会损害他们学习的动力和表现。
✍ 固定型思维模式
因为这种表扬会让学生慢慢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们相信父母或者老师的评价,觉得自己是聪明的有天赋的。当遇到比较难的、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时,他们第一直觉便是逃避,因为他们害怕失败,失败代表着他们并不像父母夸的那样聪明。
所以他们需要选择有把握的能做好的任务,去证明自己的天赋和聪明。
而当无可逃避的艰难任务到来,固定心态的学生失败之后,他们会很容易遭受挫折和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行。因为他们认为天赋和智力是固定的,一次失败代表着永远失败。

对于努力,固定心态的学生会极力否定,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需要努力才能做好则代表着自己不够聪明。而且努力有失败的可能,失败就代表自己完全没有能力。
面对考试,他们会阅读课本和自己的课堂笔记,会尝试着把所有东西都背下来,就像吸尘器一样。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好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

✍ 成长型思维模式
反之,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喜欢迎接充满挑战的任务。他们并不需要在任何测试或任务中证明自己的聪明和天赋,因为他们认为人的能力和智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在后天的努力和练习中不断进步发展的。所以在挑战中,他们充满好奇心,注重的是自己的体验和所得,会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急于追求成功或失败的结果。

对于努力,成长心态的学生并不会惧怕,因为努力在他们那里不代表脆弱,而是代表着自己在进步和变化。
面对考试,他们会掌控着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动力。在研究中,拥有成长心态的学生们说:“我会寻找串联每个讲座的主题以及潜在规律,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错误,直到我弄明白错在哪里。”他们学习的目标是获得知识,而不只是通过考试。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孩子们成长的转折时期,有的学生容易陷入抵抗逃避和否定自己的情绪中,不愿努力不愿改变;而有的孩子却在面对新变化挑战时,能不断努力充满动力。
但我们知道,对于孩子们来说,成长必然会面临重重困难:每一次升级考试、新科目、青春期、小升初、初升高,如果孩子们没有一种拥抱变化和挑战的适应力和心态,没有养成成长型思维模式,不说成功,就连独立成长都将会很艰难。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的研究告诉我们,天赋不是靠基因而是靠思维模式传递下去的。

对于家长来说,要想孩子成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首先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是很有必要的,父母遇到挑战的应对方式,面对失败的反应,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父母首先应该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其次,跟孩子交流和表扬孩子的时候,家长需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不应该去一味过度夸奖孩子聪明、有天赋,而应该赞扬孩子努力的过程、取得的进步,让孩子学会热爱挑战,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这样他们将拥有一种建立和修复自信心的终身有效的办法。
最后,孩子的学校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2016年,美国《教育周刊》研究中心随机对600多名幼儿园至十二年级的教师进行调研,几乎所有教师(98%)都认为成长型思维将改善学生的学习。
美国的中小学也早已在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拥抱成长型思维模式。

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的黄宁宁老师在访问了美国的中小学之后总结出了学校培养孩子成长心态的四大方式:
1.通过学校教室和走廊的各色海报传递成长型思维;
2.教师精心挑选能够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书籍,比如关于大脑如何工作的书籍和各个领域优秀人士的一些传记,像《你的神奇弹性大脑:锻炼它,塑造它》、《犯错是有用的:40个常见的发明是怎么来的》等;
3.赞美孩子努力的过程,对孩子的努力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
4.不把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手段,而是在过程中和综合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孩子,立足孩子的终身成长而不是眼前的分数。

成长心态也一直是 RoyalABC 教育的核心理论,希望学习我们课程的每一位孩子都能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的指导下,RoyalABC 将成长型思维模式全面渗透在我们的课程内容和3D沉浸式学习APP中,通过层层递进的游戏挑战设置、螺旋上升的课程内容和动物老师们的鼓励引导,让孩子们能够从小培养成长心态,拥有学习方面的毅力和韧性,对错误有好奇心,享受努力,从而获得终生成长的能力。
RoyalABC课程也十分注重对于过程的评价,动物老师们会鼓励孩子们在过程中的努力,而不是单一的评价结果和分数;会对孩子们的努力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帮助孩子对努力形成正确的观念,培养其成长型思维模式!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成长型和固定型这两种思维模式也不仅仅存在于孩子身上。
成年人也很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维模式,变得畏难拖延,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如果有兴趣可以去阅读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的这本坐镇美国亚马逊心理类畅销榜10年,比尔·盖茨撰文推荐的《终身成长》。
参考文献:
*《终身成长》,江西人民出版社,卡罗尔·德韦克,2017
*《美国中小学重视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10月刊,黄宁宁,2019*合作咨询事宜请点击阅读原文
RoyalABC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更多RoyalABC相关信息

ジム・ルディー

Vitaliy Stepanenko






ジュヌヴィエーヴ・ギルモア
ベン・ローソン
デイビッド・ブラウンロー卿
ドミニク・リチャーズ
ジェンキン男爵夫人
Candy Zhu
Crystal Li
Thomas Brown
Wing Yip
Tu Linh Quach
Stuart Leslie
Steven Zhu
Sheng Xu
Salih Danaci
Roman Ibarra
Qiangpan Chen
Plus Pingya
Peter Cheng
Olivia Liew
Nicholas Johnson
Lina Ma
Jason Chao
Dominic Lau
Danny Lu
Daniel Khoury
Bradden Wondra
Brad Gentle
Abel Ibañez
Jim Ruddy
Niall Maloney
Ben Powell
Vitaliy Stepanenko
Arvin Gunawan